保证存活率,价格实惠,河南黑鱼苗养殖中心
2022-05-23 01:41:01 4930次浏览
价 格:面议
1.鱼池选择鱼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1~5亩,水深1~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乌鱼的生长。
2.清塘鱼池选定后,先将池水排干,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40~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并用耙等工具翻动淤泥,充分。乌鱼种放养前一周,将池水注至1米深,并施适当基肥培肥水质。
3.鱼种放养鱼种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繁育的。但不管哪一种来源的鱼种,下塘前均要进行筛选,将规格基本一致的鱼种用3%~5%的食盐水洗浴5~10分钟,然后放入同一个鱼池。放养密度视水源、注排水条件、饵料鱼来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3~5厘米长的鱼种,667平方米放养6000~10000尾;10~15厘米长的鱼种,放养4000~6000尾;20厘米左右的鱼种,放养约2000尾。若水源、注排水条件好,饵料鱼来源充足,放养密度还可适当加大一点。
4.饵料投喂人工精养黑鱼,主要以低值新鲜小鱼虾为主要饵料。因野生或一些人工繁育的鱼种是吃活饵的,所以鱼种下池后应先停喂一两天,然后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鱼吃食死饵习惯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并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饲料选用正规单位生产的粉状饲料,其粗蛋白含量为45%,粗纤维3%,饲料的主要原料为鱼粉、骨粉、大豆粕、面粉、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等。辅以蚌肉、 小鱼等鲜活饵料。
5.日常管理黑鱼在天然水体中或稀养情况下是不易发病的,但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若防治不当,则会暴发鱼病,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笔者几年的实践情况看,乌鱼常见病有水霉病、腐皮病、腹水病、烂鳃病等。若防治措施得当,鱼很少发病或不发病。因此,在乌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查看水质、鱼情、打捞残饵、防止外逃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6.捕大留小,适时上市因乌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杀,所以,每隔1个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规格相差较大,且数量较多,可分养到其他同种规格的鱼池或网箱中。市价较好时,可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上市销售。这样,既可卖得好价钱,又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
-
我国引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种鲶鱼,与我国本土品种有非常大的显著区别,是鲶鱼家族中的良的一个新品种。它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水域,食性极其广泛,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动植物是不食的,并且体形大,生长快,能耐低氧环境,具有的
-
生活习性1.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2.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靠腮的特殊结构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长达1.5厘米以上时逐渐
-
繁殖前,将雌、雄鱼分开饲养,繁殖时再放回产卵池中。作为产卵池一般都采用小型水泥池。池的形状不限,面积在20m 2 左右便可。池子太小,亲鱼产卵时常常会跳跃到岸上;太大则不利于水质管理和繁殖前鱼池的工作。孵化池3m×3m,水深30cm。水温要
-
中国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为各种生物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森林、草原、荒漠、农田、湿地及海洋六大类型。其中森林是重要的陆
-
在这种假定思维中,许多人犯的一个通病,就是投放量过大,总是片面的认为,尾数放的越多,那产量也就越高。那怎么投放,有没有科学的规律和依据可循呢?这里和大家分享三个知识点,一是产量决定投放的苗种数量;二是养殖周期决定放养规格;三是水库条件决定花
-
很多的新鱼友感觉养殖个观赏鱼就是正常的喂食、换水就可以了,实际上如果真要养好观赏鱼,特别是饲养一些高智商的观赏鱼,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去和它们斗智斗勇的,有些观赏鱼的脾气也是很倔的并且很淘气。比如说我哥们养的一只小金龙,没事的时候就爱在氧气泵上
-
事实证明水质好,是草鱼疾病的基础,其次小草鱼到大塘里抢食饲料相比大鱼明显减少,所以控制了饲料投喂量也是治好草鱼疾病的因素。为什么说控制了饲料投喂量,可以提高疾病率呢?这就和饲料的投喂相关,当遇到死的草鱼个体都是同一批的大个体时,那说明每次饲
-
鱼种放养去专卖店购买一些健康育苗,然后用3%~5%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左右,后放入池子中即可。一般每亩放养9000~10000尾就差不多了。外地、外单位购买的苗种:购买苗种时,要精心挑选体格健壮、质量优良的鱼种。具体标准是:①从鱼体外观看,
-
其实养殖水体中营养元素来源很广泛,就以氮为例,大气降水过程中,会从大气中淋溶一部分氮,地表径流会从岩石中溶解一部分氮,通过微生物作用,可以将单质的氮转化成生物可以利用的化合态的氮;也可以通过微生物如鱼康酵素的作用,促进沉积物中氮的释放。像一
-
在苗种投入这块,好多人都缺乏一个科学的方法,大多数养殖户都是想当然的在投放。有的养殖时间长,积累了一定经验,那么投放会相对科学些,而一些刚入行的养殖户,有的投苗就一点章法都没有,有的听卖苗人的建议,有的听其他水库老板的建议。其终结果是,每年
-
天敌灭杀,放苗前全塘泼洒吡虫啉0.5PPM,提前灭杀幼小天敌,大型水蜈蚣,蜻蜓幼虫等,对敏感下降,灭杀效果不理想。塘口一定要保证无杂草。下塘时水温温差不得超过2摄氏度。增氧机使用。水花下塘后,增氧机保持开启7天。7天后成活率如果特别高,后期
-
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他们据此认为,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有些鱼类懂得观察和记住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过程,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争取打赢对手
-
淡水养殖鱼类草鱼出血病及控制1.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用浓度200×10-6 生石灰,或 20×10-6 漂白粉,或10×10-6 漂白粉精消毒。 2.使用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 酸、二氧化氯以及二氯海因等)全池泼洒
-
1、亲鱼培养入冬前,收购水库野生和人工养殖的体重1000克以上体质健壮的乌鳢作为亲鱼,放入暖棚池塘培育。600组亲鱼,雌雄比1:1,同时,放养13.2~19.8厘米白鲢100千克,作为乌鳢种鱼饵料。暖棚面积3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0.6~1
-
这段时间,遇到好多同行反应今年的草鱼病难治,其实这与近段时间的天气相关。在长期的阴雨连绵下,精养塘中的藻类光合作用减弱,一方面减少了藻类对池塘里产生的氮的吸收,影响了水体中氮的循环,使得水质检测指标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另一方面藻类产氧不足,
-
草鱼生长快,个体大,个体可达40公斤。肉质肥嫩,味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26.6克,脂肪1.4-8.9克,热量83-187千卡,钙18-160毫克,磷30-312毫克,铁0.7-9.3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7
-
草鱼常与鲢、鳙混养在一起,投入青草饲养草鱼,而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经过发酵分解,可为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进而培养出浮游生物,和浮游生物又可作为鲢、鳙的饲料。多投喂鲜嫩草料。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草鱼喜食,易消化,能使草鱼长
-
外形特征鲢鱼,体侧扁而稍高,腹部狭窄,腹棱自胸鳍直达肛门。头大,约为体长的1/4。吻短,钝圆,口宽。眼小,位于头侧中轴之下。咽头齿1行,草履状而扁平。鳃耙特化,愈合成一半月形海绵状过滤器。体被小圆鳞。侧线鳞108-120,广弧形下臀鳍3,1
-
池塘前期投喂粉料较多,浪费较大,残饵粪便积累在塘底易滋长寄生虫和,建议定期7天使用弱氧化性的底改产品“福地安Ⅱ”和多元有机酸产品“碧水安(加强型)”,改底,稳定池塘环境。拉网后,鱼苗应激反应剧烈,因箱内密度极大,容易缺氧,时间长易对鱼苗产生
-
按池塘中天然适口饵料的生长规律与鱼苗生长发育中食性转化相适应的原则,及时培育水质,确保轮虫高峰期鱼苗下塘,鱼苗下塘后投饵施肥,调节水质等管理措施也要紧紧跟上,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大家都比较重视管理,这里就不一一介绍。